; 欢迎光临联鼎!
    中文版 | ENGLISH

作者:周俊 专利分析师

最近这两周,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火了。7月22日,光峰科技登陆科创板,在25家科创板首发的“幸运儿”中占有一席。仅过了一周,台达电子对光峰科技的专利侵权诉讼又将光峰科技送到了风口浪尖。最近的几天里,各大主流媒体都在积极评论这一事件,但基本都是泛泛而谈,“遭诉讼”、“反诉”、“陷入危机”等一些简单概念是这些文章的主流。

反而是看到某IP公众号探讨科创板专利诉讼第一案的微文,才觉得业界对该事件的探讨开始触及到专利与科创板关系的些许本质。该文指出,光峰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引用了专利分析报告的数据,这份专利分析报告对荧光激光技术主要专利申请人按照专利申请量进行了排名,其中光峰科技的专利申请量位居首位,以此证明光峰科技具备技术竞争优势。

同时,该文作者发现,起诉光峰科技的台达电子在荧光激光技术领域也是榜上有名,从而推测台达电子用于诉讼光峰科技的3件专利在专利分析项目中被找到过,并因此提出了疑问:实施该专利分析项目的机构,在分析过程中是否发现了风险,或对三件涉诉专利进行了风险等级分类,或已经提前准备了应对方案?

对此,我们基于最近一段时间参与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以及科创公司投资与孵化的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科创类企业面临专利诉讼将会成为常态

仅仅是因为光峰科技刚刚登陆科创板,其诉讼才会成为热议的焦点。实际上,专利侵权纠纷在技术发达国家早已常态化,在这些国家的科技企业已经将专利诉讼作为商业竞争的重要工具。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快速发展,专利诉讼案件也逐年高速增长。根据最高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新收专利民事一审案件21699件,同比上涨35.5%。这是我们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

现代的技术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以后再有科创类企业遭遇专利诉讼,不必惊讶也不必为此焦虑。在中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大环境下,恶意侵权必然越来越少,基于商业竞争考量的专利诉讼将成为常态。当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真正的高科技企业也不能“静观其变”,而是应该组建高水平的内部知识产权工作团队,建立高品质的专利竞争分析体系,有效的预测和化解专利风险。

二、专利竞争情报分析已经由幕后走向台前

我们常说专利分析不是数量统计,但不是数量统计应该是什么呢?这里我想引用公司CEO林宇清先生在微信圈发的一段话:“专利尽调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揭示专利与技术,产品和市场竞争之间的映射关系,才能真正呈现专利的价值属性和资产权重,要不然,调查的意义在哪呢?”

这段话虽是在讲专利尽调,实际上也是在说所有的专利分析。对于任意一个专利分析项目,要能够解释专利、技术、产品和市场竞争之间关系,哪怕只揭露一点,也胜过单纯的数据统计。这种以竞争情报为目标的专利分析我们称之为专利竞争情报分析。

回到光峰科技诉讼这一案例,如果其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专利分析报告仅仅是统计分析型的报告,那在分析过程中必然难以发现风险,也无法想到对台达电子的专利进行风险等级分类,自然也无法准备应对方案。但采用专利竞争情报分析方法,就需要对光峰科技的技术所面临的成长环境进行客观分析,详细分析与光峰科技形成技术竞争关系的主要竞争对手,从而提前发现风险。此时无论是给出风险提示,或给出风险应对措施,对科创企业都有重要的价值。

三、技术竞争关系应该是科创板信息披露的重点

最后,我们想谈一谈科创板的信息披露制度。我们认为,目前业界对信息披露的理解仍存在一个盲区,那就是对技术竞争关系的披露。这其中既包括了对发行企业在其领域内的技术竞争优势的披露,也包括了对技术竞争风险的披露,而非报喜不报忧。对于已经在科创板发行或未来希望在科创板发行的科创企业,习惯披露风险,并针对风险制定相应的抗风险策略,比如反诉、无效、许可谈判等,才是赢得投资人信任最佳策略。

为此,我们希望,中国的科创板要建立基于高品质专利竞争情报分析的拟上市企业的技术竞争力的评价机制,以及对于已上市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监测机制。想必,这样的科创板,配合对技术竞争关系的高品质信息披露机制,将为科创企业生存发展建立良好创新生态的承诺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国家希望知识产权促进创新的殷切期望。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