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联鼎!
    中文版 | ENGLISH

作者:冯志云 合伙人 高级专利代理人


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于2015年4月23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开幕,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作为参展商参与了此次展会并于4月25日成功举办了“多维动态的专利布局与专利诉讼备战”的专题会议。会议吸引了众多企业知识产权负责人员、律师以及代理人的参与,会议上隆天合伙人资深专利代理人冯志云女士、隆天律所副主任王小兵律师针对企业专利布局以及专利诉讼的备战进行了分析。我们对此次专题会议进行了文字整理,今日为大家推送冯志云女士的主题演讲“多维动态的专利布局”,王小兵律师的“专利民事案件概况及专利侵权诉讼备战策略”将于5月4日在本订阅号推出,敬请期待。

多维动态的专利布局

冯志云

专利布局【1】是指企业综合产业、市场和法律等因素,对专利进行有机结合,涵盖了企业利害相关的时间、地域、技术和产品等维度,构建严密高效的专利保护网,最终形成对企业有利格局的专利组合。作为专利布局的成果,企业的专利组合应该具备一定的数量规模,保护层级分明、功效齐备,从而获得在特定领域的专利竞争优势。

专利布局的背后缘由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形态。在这三种形态中,专利总是比商标、版权更具有神秘色彩。而在专利的三种形态(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中,又以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比外观设计专利更加难以捉摸。让我们姑且将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称之为“文字专利”吧。对于文字专利,IP圈里的人常笑称我们大家都在自己设定的规则下玩文字游戏,那么这个规则除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外,其背后缘由究竟是什么呢?本人理解其本质就是通过文字来跑马圈地,以一个技术点为靶心,辐射式给予一定保护范围。在专利审查实践和司法审判实践中,也屡屡出现挑战思维禁锢的判例,例如近期另业界沸沸扬扬的“小i机器人”被北京高院否决一案。

专利布局的实施角色

专利布局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集合市场、技术、法律等多元信息,需要团队的齐心协力。企业IP部门就是专利布局的枢纽,IP部门对公司管理层、市场部门、技术研发部门的有效推动是实施和实现良好专利布局的前提。这个大家都懂的,在此不再赘述,以图代文。

专利布局的真谛

进行专利布局的思维方式应当是“先分解、后整合”。通过分解,寻找更具市场价值的靶点,靶点越多,竞争对手要全部击毙所有靶点的概率越小。分是基础,合才是王道。通过整合,多个专利单体才能形成更具市场价值的专利组合。

专利布局的谋略

专利布局的谋略既需要高瞻远瞩的宏观布局,也需要潜心凝练的微观布局。

所谓宏观布局大致包括:企业的指导思想是以量取势,还是以质为先,亦或追求质与量的平衡;确定申请专利的技术标的是企业跟随性研发还是前沿研发成果;确定申请专利的保护地域和需要保护的时间等等。

企业在进行宏观布局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的是:宏观并不代表粗放。例如下面几个问题,就是企业在宏观布局时需要牢记在心的:

如果企业不是财大气粗,那么也至少必须要针对自研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布局,并且牢记要从竞争对手如何进行规避设计(Design-Around)角度将该核心技术的改进方案或可实施性的改劣方案进行申请布局。

对于企业具有多样化产品时,地域性布局要根据产品所处行业特点细致到具体的产品。以微创医疗公司的专利布局为例,对于微创的重要市场国家(即布局目标国家)印度,通过市场需求数据反馈发现,印度虽然人口多,但心血管发病率并不高,心脏支架等产品需求量少,而因主食摄入量较多,易发糖尿病,胰岛素泵市场需求量多,从而确定加强胰岛素泵相关技术多布局、对心脏支架相对少布局的指导思想。该企业通过精细化的宏观布局,优化了布局架构,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

所谓微观布局意在不同专利申请单体之间的多维动态的有机联系,以时间、公开技术内容和权利范围为结点,架构立体保护网。下面将从微观角度谈一谈嵌入式专利布局的“多维动态构建”的具体操略。

嵌入式专利布局的操略

多维构建侧重于以公开技术内容和权利范围为主线,而动态构建则是在多维构建的思想基础上又纳入时间因素。

下面三幅图代表了她对专利布局的多维构建理解:

图一


图二


图三

中代表了某技术领域内多个不同企业的专利布局状况,仙人球阵地代表了产业的巨头企业,基本占据了大片江山,但球球之间仍有余隙;直条形的仙人掌阵地代表产业的中等规模企业,占据了少量优势地段;同时并存的还有一些兰草阵地,它代表了仍能在前二者的空白阵地中生存的追随企业或后起之秀。三类型企业均采用的是平面式布局方式。试想,如果图中巨头企业的仙人球阵地如图所示进行立体式多维构建,那么,恐其余企业基本没有见缝插针的机会了。所以,对于重要技术的一个专利组合,专利布局的多维构建就是:一方面,对于单个专利,其权利要求范围除层次分明之外,还要多形化,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构型1,而是尽可能形成构型2或构型3;另一方面,对于多个专利之间,要确定不同专利单体的技术点之间的关系纽带,通过纽带增大不同专利单体之间在技术内容上的覆盖度。同时,在进行专利布局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进行强大专利组合的结果,可能就是成就某一个或少数几个核心专利,犹如图中为数不多的仙人球“花”。



进行专利布局多维构建,她提出两个重要操作口诀:一份说明书、共有一主题、范围交叉写;不同申请件、共享说明书、范围交叉写。

对于企业惯用的同日“一案两请”的申请策略,她呼吁企业采用我们的升级版“一案两请”策略,即:同日申请的发明和新型虽说明书相同,但基于结合技术创新高度和创新点的重新组合和概括,形成不同的保护范围。这样,可以避免后期在发明授权时不得不放弃实用新型,或将保护年限更长的发明修改成较小的保护范围的被动局面。

可见,进行专利布局需要突破传统代理思想受审查指南中关于单一性的束缚和禁锢,要摒弃“一个主题、一个独权”的旧思想,摒弃同日“一案两请”形似双胞胎的旧做法。

下面再谈一谈专利布局的动态构建。动态构建的必要性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进,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在不断完善,迎合客户需求的新创新成果不断产出,那怎样避免自己先后申请的专利不要成为自己的绊脚石?这时主要考虑优先权日、公开日等时间节点。第二方面,随着时间的推进,市场竞争态势在不断变化,仿冒产品不断快速涌现,怎样利用专利申请来对竞争对手的未来遏制展开未雨绸缪的工作?这时主要考虑主动修改日、驳回或授权生效日等时间节点。第三方面,专利申请在审查过程中遇到障碍怎么办?这时也需要把握最后驳回决定生效日这个时间节点。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部分企业已经吃一堑长一智,能在经过失败教训后,知晓充分利用12个月/6个月的优先权日并紧密监控18个月的公开日,在企业内部做好研发速度和申请进度的协调配合。

对于上述第二方面,国内企业却鲜有知晓和实际运用。由于发明专利从申请、公开到授权,往往要经过2年乃至3年以上的时间,而在此期间,对于市场前景良好的应用型研发成果的专利申请而言,往往在申请日后不久,其对应的产品就上市销售,一些竞争对手也开始跟风模仿制造。这些竞争对手在模仿制造前或许也进行了规避设计,而这些规避设计是否在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呢?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企业应当做好充分的市场跟踪并及时将规避设计方案反馈给IP人员,由IP人员及时根据专利申请所处的法律阶段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例如在主动修改期限到期前、在实审过程中调整保护范围,或者在授权办登之前改写保护范围重新提出分案申请,在美国还可以提出CACIP等接续案。

对于上述第三方面,更是鲜有企业甚至代理人知晓并成功运用另行提交分案申请,消除母案被驳回的障碍,在分案申请中获得预期的专利权。在这个时间节点的把握上值得注意的法规是:分案申请必须在母案驳回之前提出。这里的“驳回”是指驳回生效日。也就是说,如果专利申请人针对驳回提交了复审,复审后申请人向知识产权法院提出行政诉讼,在行政诉讼判决生效日之前,专利申请人都可以对母案提起分案申请。

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掌握行业内的专利龙头企业的研发动向,分析对手和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布局特点,进行动态规划;应对一些行业的特殊动态,例如行业内即将推出某技术标准,企业应当立即研究自己在相关的技术标准中是否有相应的专利申请,如果有相应的专利申请,但布局不够完善,则企业需要集中研发、IP工作人员、服务机构一起努力,在与技术标准相对应的专利申请周边、下游产品链上再布局一些外围专利。

除了上述专利布局方面的一些凝练的理念,她还根据自己从业十余载服务于国外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的经验,向与会者分享了她在专利布局方面经典的实务案例,例举如下:



专栏布局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续精细的致力于其中,方能为企业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地雷阵、高压网、铜墙铁壁,捍卫自已的市场权益。

【1】专利布局,摘自百度网站: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far2Uu-0FJwpoRsXPRLAb4sw1rAJsFfXZ7lw8tztSHHzlxSNFmuwhpOoV_orLMhtOdU9_VtIIckdhiSSI33Oq

返回上一页